Amy在市場營銷顧問公司工作數年,上司十分欣賞她工作表現,近年亦升職加薪,是Amy心內追求的目標。正當Amy工作及家庭兩得意之時,Amy的丈夫將會被公司安排調升到海外工作。Amy不想放棄夢想工作,亦不想與家人分隔兩地,於是咨詢上司的意見。上司考慮到Amy的專業技能不受地域限制,加上很難再聘請如Amy一樣能幹的人才,因此反建議Amy採取混合工作模式,即使將來人在外地,仍然可為公司工作。
事實上,疫情期間很多公司開啟了在家工作模式(WFH),做夢都沒想過辦工可以不用辦公室。隨疫情緩和而各行各業開始回到軌道同時,這種新的混合工作模式 (Hybrid Work Mode)似乎愈來愈普遍。
全球最大的辦公空間供應商IWG(International Workplace group)行政總裁Mark Dixon稱,混合工作模式其實就是綜合了「遠距辦公」和「實體到公司上班」,為員工提供上下班的彈性時間與地域、體現到工作時工作、休息時投入放鬆心情,達至生活平衡,企業更能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人才,能知人善任之餘,並充分發揮其生產力各展所長,與此同時降低企業成本,這正可達至雙賺面。據IWG發表「2023年全球職場趨勢預測」,指出在未來5年,將會超過半數在職人士會接納使用混合工作模式,可見會是將來成為主流。到時不止是WFH,更是Work Form Anywhere (WFA)!
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的好處
採用混合工作模式可以讓Amy人在外地,仍可追逐夢想和維持生計;公司也可以維持運作,不用因Amy的離職而帶來損失,為雙方帶來好處,得以發展。混合工作模式有不少好處:
1.吸納不同地方的專業人才
現在好多公司要國際化、跨地區合作,很多國家都配合出數碼工作簽證以吸納遠距工作者,更會透過網上的交流,多遠的距離都可共同完成工作,公司無須因地域界限而錯失人才,讓公司有所損失。僱員亦可在不同地區發揮所長,不會因私人事或要移居至海外,導致要在家庭或工作二選一這困難局面,跨地域工作之餘又有家人在身邊支持可以讓員工安心工作,家庭事業兩者兼得者,對員工旳工作表現更理想。
2.善用員工福利留住人才
IWG發現混合工作模式,是其中一項最受歡迎的福利,接近8成上班族會選擇有混合工作模式的公司上班,讓他們更靈活地安排自己的行程,達致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Randstad在2022年一項研究中,60.4%受訪者認為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 最為重要,其次是薪金的考慮。
藉由新工作模式的興起,員工更著重自己在公司內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例如:發揮其表現、進升機會、能學以致用等等。著重及聽取員工的聲音和想法,員工有更大的忠誠度為公司效力,有雙嬴的局面。
3.節省營運租金成本
配合綠色租約興起,減少房地產的碳排放,更令公司可節省傳統租約成本,換來更彈性的租務安排,甚至把資源投放在員工康樂上,讓員工有更多資源發展不同方面,員工對公司產生忠誠及歸屬感。
4.提高員工生產力
根據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僱主給予員工信任、尊重、讚賞,有提升員工生產力。員工在工作上若能自主的部分,例如選擇工作時間和地點,心態上也會更加積極,可提高生產力。
採用混合工作模式的注意事項
混合工作模式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若不跟從可能令僱主及僱員錯失一些好良機。可是,當中有不完美地方亦會使雙方卻步,以下的建議有助調整這模式不完善的地方:
1.給予工作間
雖然隨時隨地都係工作地方,但若地點選在家中的話,請劃出一個指定的工作範圍,限制自己只於該範圍及辦公時段內才處理公務,有助我們盡快進入狀態,提升專注度。若想在家以外的地方進行工作,例如想在咖啡店內或戶外進行公務,建議事前要做準備找合適的場所,觀察地方是否夠空間、寧靜、足夠電源或上網用電子產品,可輕鬆愉快心情投入工作模。
2.增進團隊互動
遠端辦公容易導致員工之間的社交互動機會變少,會讓員工產生疏離感、孤立感而間接影響工作心情。公司可定期舉辦活動,如飯局、團康活動甚至網上互動遊戲等等,讓大家有機會以輕鬆心情相處、溝通,可維繫團隊感情。
3.每週報告
遠端辦公容易導致工作進度不一,建議員工於每星期完結前,總結當週工作,可以電郵或網上共用文件分享工作狀況,以便團隊都清楚工作進度。匯報欄目可分為「已完成」、「進行中」及「待商議」,方便主管安排下星期工作的優先次序。
4.善用通訊軟件
科技發達善用線上協作工具,可以更好的協助多位員工同時執行日常工作,如共同編輯文件、專案任務管理工具、即時通訊軟體等等,讓每位同事遇到困難時可有即時互相支援,不會覺得只對著冷冰冰的電腦,可以建立溝通無礙,同時將企業生產力發揮到最大化。
混合工作模式愈來愈普遍亦是新的大趨勢,不論認同與否,大家對這都要有所準備去迎接新的工作模式。
即睇原文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