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矛盾」這話題,近日因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再被翻熱討論。劇中老一輩員工一方面不齒新一輩員工的工作態度,認為他們自我、不受教,但另一方面又因請人難人手短缺而千方百計想留住他們。遺憾地新一代員工普遍對公司忠誠度低,亦不易挽留。某程度上,這劇情也反映近年本地職場的真實情況。然而何以上一輩的工作態度看似較刻苦?為何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會較高?是因為新世代員工有問題嗎?事實上,這世代間的差異,只是由於兩代成長於截然不同的環境、教育模式和勞動市場狀況等多種不同因素所引致,而本文只先集中討論兩代僱員在職場的可流動情況,如何造成此差異。
上流 VS 滯留
根據統計處的數字,最近5年(2014至2018)本地僱員的收入中位數約有18.24%升幅,相比香港經濟的黃金期如1985至89年間的升幅(38.9%),相對減少了超過一半的增長。此升幅的收窄,反映新一代的上流速度不及過往迅速,這大概可以解釋何以新一輩員工的工作態度不及上一輩積極,亦較容易轉職。當人上流得慢,晉升機會少,工作自然欠缺動力。上一輩上流速度快,因而較容易預見和享受到事業的收成期。在此推動下,上一輩除在工作上令人感覺有較強的積極性外,他們亦偏向留於企業發展靜待收成。相反年輕一代上流速度放緩,令他們對未來缺乏憧憬,工作動力因而減弱。在沒有太多長遠利益需要犧牲下,他們的轉職意欲便相對較高。
橫向流動的趨勢
最低工資設立後,基層工作的薪酬差距收窄,令上流機會較少的新一代,在較容易找到薪酬相近的新工作下,出現橫向流動的趨勢。既然上流機會渺茫,新一代退而追求一些短期、即時性的利益,如不少餐飲及前線服務業僱主反映人手短缺,原因是年輕一代寧願任職保安等相對較舒適的行業。甚至近年常聽到新一代會因尋求新鮮感、工作地點距離近數個地鐵站,或薪金多數百元而選擇轉職。
由此可見,兩代員工在行為及態度上的差異,某程度上也是受就業市場的大環境轉變影響。
世代矛盾是互相適應融合的過程
說到底,世代的差距實無對錯之分,這只是雙方不同的成長背景導致行為有所差異,而需要互相適應磨合。過往嬰兒潮後出生的一代,也被當時社會認為離經背道而被冠以 Excluding(具有被大眾排擠的意思),80後進入職場時亦被視為「一代不如一代」,但兩者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和適應後,已成功融入職場主流。因此管理層如可後退一步,嘗試有耐性地理解、接納新一代的處境和想法,可以預期不久將來,學習能力強的新一代,也會逐步與主流融合。
文:溫梓峰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培訓顧問,曾為不同機構提供與員工動力、性格學、顧客服務、領袖訓練及督導等相關主題的講座。主持過的培訓逾100場,反應熱烈。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世代矛盾」這話題,近日因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再被翻熱討論。劇中老一輩員工一方面不齒新一輩員工的工作態度,認為他們自我、不受教,但另一方面又因請人難人手短缺而千方百計想留住他們。遺憾地新一代員工普遍對公司忠誠度低,亦不易挽留。某程度上,這劇情也反映近年本地職場的真實情況。然而何以上一輩的工作態度看似較刻苦?為何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會較高?是因為新世代員工有問題嗎?事實上,這世代間的差異,只是由於兩代成長於截然不同的環境、教育模式和勞動市場狀況等多種不同因素所引致,而本文只先集中討論兩代僱員在職場的可流動情況,如何造成此差異。
上流 VS 滯留
根據統計處的數字,最近5年(2014至2018)本地僱員的收入中位數約有18.24%升幅,相比香港經濟的黃金期如1985至89年間的升幅(38.9%),相對減少了超過一半的增長。此升幅的收窄,反映新一代的上流速度不及過往迅速,這大概可以解釋何以新一輩員工的工作態度不及上一輩積極,亦較容易轉職。當人上流得慢,晉升機會少,工作自然欠缺動力。上一輩上流速度快,因而較容易預見和享受到事業的收成期。在此推動下,上一輩除在工作上令人感覺有較強的積極性外,他們亦偏向留於企業發展靜待收成。相反年輕一代上流速度放緩,令他們對未來缺乏憧憬,工作動力因而減弱。在沒有太多長遠利益需要犧牲下,他們的轉職意欲便相對較高。
橫向流動的趨勢
最低工資設立後,基層工作的薪酬差距收窄,令上流機會較少的新一代,在較容易找到薪酬相近的新工作下,出現橫向流動的趨勢。既然上流機會渺茫,新一代退而追求一些短期、即時性的利益,如不少餐飲及前線服務業僱主反映人手短缺,原因是年輕一代寧願任職保安等相對較舒適的行業。甚至近年常聽到新一代會因尋求新鮮感、工作地點距離近數個地鐵站,或薪金多數百元而選擇轉職。
由此可見,兩代員工在行為及態度上的差異,某程度上也是受就業市場的大環境轉變影響。
世代矛盾是互相適應融合的過程
說到底,世代的差距實無對錯之分,這只是雙方不同的成長背景導致行為有所差異,而需要互相適應磨合。過往嬰兒潮後出生的一代,也被當時社會認為離經背道而被冠以 Excluding(具有被大眾排擠的意思),80後進入職場時亦被視為「一代不如一代」,但兩者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和適應後,已成功融入職場主流。因此管理層如可後退一步,嘗試有耐性地理解、接納新一代的處境和想法,可以預期不久將來,學習能力強的新一代,也會逐步與主流融合。
文:溫梓峰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培訓顧問,曾為不同機構提供與員工動力、性格學、顧客服務、領袖訓練及督導等相關主題的講座。主持過的培訓逾100場,反應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