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說服有道 與應徵者「講價」
2019-03-15


在求才若渴的巿道下,僱主及管理人或要親自和應徵者議價。首先要明白談判議價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大家都有這樣的需要及相近的競爭力。


尋找雙方利益僱主與心儀的應徵者交談時,最重要了解其工作期望。在交談過程中要探索兩個主題:一是Tangible Interest(實質利益),即薪金、假期、福利等要求;二是Intangible Interest(非實質利益),即對工作的非物質期望,如彈性較大、公司文化、穩定性、工作挑戰性等。作為管理層,要在交談過程中探索對方在這兩方面的追求。例如應徵者是已婚女士或雙職媽媽,她們可能會期望工作較穩定,如果能給她穩定的條件,她寧可薪金少一點也會接受。又如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期望工作多姿多采,可以學到更多事情,如果能給予這方面的非物質利益吸引他,說不定能以一個較低的價錢聘用他。

 

金錢以外的籌碼僱主或管理人要準備一些引證及數據等作為籌碼,例如行內這個職位大概薪金多少?今年的經濟指標如何?一定要客觀及理性。在過程中要觸及談判中最重要的Batna(最佳替代方案)。你要讓應徵者知道如果滿足不到他的期望,公司會怎樣做。例如若真是談不成,就會轉移考慮其他應徵者,讓他知道公司有替代方案;當然應徵者也可能會說自己正等待其他工作機會。誰的替代方案愈高,在談判或議價方面就有優勢。有些公司面試人員會放棄話事權,即自己在薪金及福利方面不能決策,希望能夠使應徵者讓步。

 

跳躍式談判僱主一方也可採用一些招數如「跳躍式」的談判,不要與應徵者以直線的方式交談。如果在某一點上例如談到薪金時雙方已有很大分歧,那就很難繼續談下去。僱主應用跳躍式的方法,薪金、福利及工作時數等都可與應徵者談一談。先看看在哪個範疇上雙方分歧較大,哪些是大家的想法比較接近,儘快完成分歧較少的議題,採取先易後難的方法。例如工時、工作方向、工作單位,這些可以儘快完成,使雙方也感覺有良好的合作關係,令致談到價錢這最後一環雙方也願意讓步,合作的機會便較大。最後可以用「權衡交換」的方法。如果應徵者很有理據定要堅持,僱主可權衡一下能交換甚麼回來。例如給予應徵者這個價錢,但要求延長試用期、被觀察長時間一點。又或在應徵者一方,如果僱主真的不能給你心目中的價錢,也可想想權衡交換甚麼,會否取得更心儀的工作崗位或職銜。

 

作者:黃錦翔「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擁有逾10年培訓經驗,擅於主講管理、上班族溝通及客戶服務等主題,並嘗為多間企業提供人事管理的顧問意見。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