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民博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首席顧問,擁有逾15年僱員服務顧問經驗,擅長以幽默手法授課,曾為超過400間公私營企業及政府部門提供培訓及管理顧問服務。
人工,是職場人際關係之間的禁忌話題,也是不少職場新鮮人蠢蠢欲問的題目之一,時值轉工旺季,不少人都想知道同級同事的人工,從而確定自己是否underpaid,作為向上司爭取加薪,甚至轉工與否的考慮,究竟上班族應否向同事問人工呢?假如有同事問你人工,又如何回應呢?今期Recruit請來資深培訓專家孫立民博士為大家拆解人工話題的迷思。
人工?禁忌是也
許多職場新鮮人都會毫無顧忌地向同級以至較資深的同事打探對方的人工,想知道自己是否underpaid(即低於市場或同級同事之間的水平),觀察所見,同為新鮮人的同事可能不介意回答,然而,大部分面對這個話題時都會面有難色。孫博士說:「在香港的職場上,人工是一個禁忌話題,大家一般不會公開談論,不過,也有人藉著打聽同事的薪酬水平,作為向上司及公司爭取加薪的策略。」
問人工或會自招麻煩
究竟應否向同事問人工呢?孫博士認為不論提問目的是為了向上司爭取加薪,抑或任何因素都好,大家都不應向同事問人工。他說:「向同事問人工有機會自招麻煩,尤其是以同事人工作為爭取加薪的策略,有機會令上司覺得你本身能力或表現不足,要以其他方法來爭取加薪,同時,此舉會令上司感到尷尬,有被威脅的感覺。」一般來說,人工多寡都是跟工作表現掛,只要工作表現出色,上司自然會作出嘉獎。他說:「想知道自己的價值而向同事問人工,及後發現同事比自己高薪就會感到不是味兒,故此,大家可參考一些公開的薪酬指數,自覺underpaid的話,可考慮轉工。」
答與不答個人決定
向同事問人工者,自然要有被同事反問的心理準備,事實上,即使沒有向同事打聽人工,也會冷不防被人「問中」,此情此境,大家應否回答呢?答與不答,純粹個人決定,當然,假如閣下跟對方同級,關係又友好,兼了解查問動機的話,在「無所謂」的心態下,可向對方透露自己人工多少;假如跟對方不太熟絡,加上內心深處不想將人工宣之於口的話,就要有技巧地拒絕回答了。孫博士說:「不論回答與否、抑或答人工高或低都好,這都是一個困難處境,令雙方感到尷尬和難做。」
回答人工2招婉拒
相信大部分上班族都會選擇不透露人工,為免尷尬,大家要有技巧地拒絕回答,可參考孫博士的2個婉拒招數:招數1:模糊化回應方法:告知對方一個很大的人工範圍,如「萬頭」、「萬尾」、「2至3萬之間」等,看似「有講等於無講」,卻可友善地結束話題。招數2:直接了當地回答方法:直接跟對方說「不方便講」、「雞碎咁多,唔好提啦」等,明確表示拒絕回答,對方也不會追問下去。
博士話:不問人工是世故表現
孫博士說:「大家不要害怕拒絕回答人工,因為香港職場並沒有公開談論人工的風氣,如感覺不舒服的話,可拒絕回答;此外,不向別人打聽人工是一種人情世故的表現,人人都不宜問也不宜答,我建議大家可翻查招聘雜誌或網站的各行各業薪酬趨勢指數,大概了解同類型行業及職位的薪酬水平,作為見工面試討論薪酬或向公司爭取加薪的參考。」
Text:田佩芬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