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满现状的打工仔来说,全年365日都可以是转工的旺季,但面对上司甚至老闆追问离职的原因,不少人选择「好来好去」託辞乱编一个大家好下台的理由,但亦有人出于「本死无大碍」的思维,选择敢言直谏老闆,结果落得永不录用的下场。究竟辞职远去应否讲心底话,成为不少打工仔离职时所面对的最后考验。
在行内龙头公司入职数年的阿浩,表现一直高于同级水平,属行内数一数二的「明日之星」,但他对公司一些管理手法不尽认同,但碍于保住饭碗而一直没有多言。在偶然的机会下,阿浩获得行内另一龙头公司挖角,他循例通知老闆自己离职的决定。
在老闆连番追问对公司有否不满,以及离职真正原因时,阿浩毫不忌讳讲出自己想法,但此举亦让老闆目瞪口呆。
阿浩多年来的鬱结虽正式解开,但同时亦面对另一个残酷的现实。老闆非但没有因为阿浩的能干,而对他有异于平常的包容,反而因为阿浩的老实说话而老羞成怒,盛怒下要求阿浩立即离开公司,毋须等候一个月的通知期。同时,老闆亦向人事部下达永不录用的禁令,行内亦传出封杀阿浩的消息,阿浩的老实说话让他由天堂瞬间跌入地狱。
事实上,辞职所需的技巧可能比求职还要多。有人说「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离职也毋须将说话说得太尽,令大家再见也不能成为朋友;也有人认为去到辞职这一步,大家都知道「追究」原因是完全没有意义,因此没有理由让自己,成为老闆眼中心胸狭窄的人。
有网民建议,倒不如挑一个无关重要的辞职理由,例如「进修」和「换跑道」更容易让大家维持好关係。须知道每一个行头也不大,日后随时有机会回巢「再续前缘」。
盈力僱员服务顾问首席顾问孙立民博士表示,僱员离职时不宜就人事问题提出意见,例如涉及上司和同事,管理层一般不会因为一面之词而採信,但若涉及公司制度问题,则可提及一下以便造福后人。
孙又称,不少僱员在数年后可能「食回头草」,故亦不应在离职时肆意批评公司不是,藉此保留一个好印象。孙立民续说,反映意见的动机同样重要,若是出于善意希望公司变好,而非因私人恩怨而作出攻击,僱员也可适度表达意见。至于僱员本身若非具备一定「江湖地位」,或深受公司倚重,否则亦不宜随意提出意见。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