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睡魔冇急call?改善失眠有辦法
2020-04-21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之僱員輔助計劃顧問(EAP Consultant)盧沛而


大家昨晚睡得好嗎?最近有否出現以下情況:


明明筋疲力盡,晚上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不能入眠;

整個晚上幾乎每隔1小時就醒1次;

半夜醒來眼光光,呆呆滯滯等天光。

如上述情況只是偶然出現,表示睡眠質素較差;但若情況持續出現,則表示可能正飽受失眠困擾。不想長期受失眠折磨,可參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之僱員輔助計劃顧問(EAP Consultant)盧沛而(Karen)的「一場好覺」秘訣。


失眠3特徵


Karen指出失眠是按徵狀的頻密程度、持續時間及影響程度而定,主要徵狀有以下3項:

1.難以入睡(上床後最少1小時)

2.一晚醒數次

3.早醒,即比平常起床時間早起1小時或以上

如有以上其中1項徵狀,每星期出現最少3晚,並持續3個月或以上,而且影響個人社交、工作、情緒等方面,表示正處於失眠的狀態。


睡眠質素差≠失眠


不少上班族只是偶然「得唔好」或者明明睡足8小時,醒來卻疲乏得像沒睡過一樣,那不一定是失眠,而是睡眠質素差。

她說:「睡眠質素差不等於失眠,不過睡眠質素差可以是失眠的其中一個徵狀,有些人睡眠超過8小時,但仍感覺疲倦,表示他們的睡眠階段多屬於淺睡期,無法進入深層睡眠。同樣,有些人第二朝醒來記得自己昨晚發夢的內容,都表示他們的睡眠質素差,淺層睡眠的時間較多。」


長期失眠 影響嚴重


偶然「得唔好」,對工作及生活的影響有限。然而,當大家長期處於失眠狀態,就有機會造成以下嚴重影響:

慢性疾病:長期疲勞、免疫力下降、肥胖。

情緒觸礁:心情暴躁、情緒低落、易焦慮不安。

與人交惡:欠缺耐性、易與人起爭執。

難以集中:工作反應慢、判斷力及記性變差。


拆解2大源頭


很多人認為失眠主要源於壓力,Karen指出,失眠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為心理及身體2大方面。


1. 心理因素


壓力:工作、家庭、經濟、人際關係等所造成的壓力。

情緒及精神病:包括焦慮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失眠是這些疾病的其中一個病徵。


2 .身體因素


長期痛症及疾病:如頭痛、胃痛、關節痛等都會導致痛得無法入睡。另外,心臟功能差、呼吸道疾病或過度肥胖也會導致呼吸困難,令人從睡夢中醒來。

藥物與物質使用:如類固醇藥、酒精、含咖啡因飲料等都會導致失眠。

睡眠疾病:如發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猝睡症、渴睡症)、睡眠窒息症(Sleep Apnoea)、睡眠腿動症(Restless legs syndrome)等。


4招改善失眠問題


Karen指出「一場好覺」的方程式是:足夠的睡眠時間+良好的睡眠質素,現在飽受失眠困擾的上班族,可參考以下4個招數:

生理時鐘:無論是否放假,盡量於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放假時,最多讓自己多睡1小時,而午睡時間最好是1小時,好讓自己有一個規律的睡眠時間。

不勉強自己:若上床超過30分鐘也未能入睡,建議可先離開睡床,進行一些輕鬆活動,如喝檸檬香茅茶,讓肌肉及神經放鬆,或聽聽柔和音樂、吃幾口餅乾等,待有睡意時才上床睡覺。

增加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有助促進深度睡眠,而血清素就是褪黑激素的原料,至於色胺酸(可稱為天然安眠藥)則是身體內血清素的原料,需要由食物攝取,大家可多吃雞蛋、牛奶、香蕉、燕麥、堅果類等,這些都是含色胺酸的食物。

提升睡眠質素:在下午進行規律的運動,如拉筋、負重、慢跑等,有改善睡眠深度的功效。另外,保持床鋪整潔、睡房溫度適中及沒有強光,選取自然纖維的睡衣,皆有助提升睡眠質素。

她說:「若睡眠問題沒有進一步改善,就應該向醫生求助。」


溫馨提示:睡前3宜3忌


‧宜:


睡前小儀式:睡前進行固定活動,如睡前1至2小時洗10分鐘溫水浴、拉筋操或腹式呼吸等,都可提醒身體是時間上床睡覺了。

美好回憶:回想一些美好事情,如一趟愜意的旅行經歷或片段,讓自己心情愉悅。

放下重擔:將一些擔心的事情,如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寫進記事簿,讓自己感覺暫時放下。


‧忌:


腦部活動:在床上工作、看題材刺激的書籍及使用會發出光線的電子產品,如電腦、電視或手提電話等,都會令腦部過度運用,無法休息。

身體刺激:睡前1小時進行劇烈運動、浸太長時間的熱水浴等,都會令心臟負荷過重,影響睡眠。

胡亂吃喝:睡前吃太多食物或喝太多水、過度飢餓、睡前4至6小時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吸煙等,都會令身體不適或過度精神,難以入睡。


TEXT:田佩芬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