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工作倦怠無動力?慎防職場Burn-out
2019-10-08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之僱員輔助計劃顧問(EAP Consultant)邱蒔茗

 

事事提不起勁,無胃口,常生病,甚至出現厭世情緒,並持續好一段日子?你可能已經Burn-out,即跌入職業性疲倦(Occupational Fatigue)的狀態。為免一發不可收拾,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之僱員輔助計劃顧問(EAP Consultant)邱蒔茗提醒上班族要時刻觀察身心警號,適時調節個人心態。


Burn-out可致情緒病


Burn-out是一種職場疲勞症候群,是長期累積而來,不是一時三刻引起的心理狀態,對上班族的身心都帶來很大壓力,若情況持續,有機會引發情緒病。邱蒔茗說:「很多人都覺得有工作壓力是正常,沒有正視這種狀態持續的嚴重性,往往到抵受不住要尋求專業輔導時才發現自己已患上情緒病,嚴重者需要離開工作崗位或放一個長假,或要接受藥物治療。」故此上班族要及早進行自救行動。

 

避免Burn-out自我觀察


若發覺經常身心俱疲,那便要有意識地自我觀察有否出現以下警號:


.經常感到精神緊張

.睡眠質素比以前差

.發夢都在上班

.每天起床都不想返工

.返工前出現呼吸困難、胃痛、嘔吐等反應

.放工後感到十分疲累

.放假長時間睡眠也感覺休息不足


當發現身體持續出現上述情況,而且經過一段時間也沒有改善的話,可能已進入burn-out狀態了。邱蒔茗說:「上述情況其實很普遍,如公司業務正值旺季,工作特別繁忙,上班族覺得有壓力也屬正常。然而當旺季完結後,工作不再那麼繁忙,而上述情況依然持續出現的話,便是burn-out的警號了。」

 

預防Burn-out 2項措施


邱蒔茗指出,若發現自己有burn-out的跡象,可先行嘗試採取以下2項自救措施:


.每工作1小時便安排3至5分鐘的break,讓身心有機會喘息,太長時間埋首工作會令人身心困頓,若不作間歇性休息,到下班後也很難抽離工作真正放鬆。


.容易burn-out的人常擔心麻煩或影響到身邊人,因而不想跟他人說出自己的困難及苦況。但若自覺身心出現警號時,就要改變這個想法,向可以信任的家人或同事傾訴,問問他們有否察覺到自己最近表現跟以前不同。始終旁觀者清,若別人也留意到你最近的狀態有別於以往,便要正視問題,主動尋求解決方法。

 

出現Burn-out 處理方法


首先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例如定期做運動、與好友聚會、聽音樂、繪畫、學習靜坐等。減壓方法有很多,但這些方法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所以不妨多作嘗試。願意正視和嘗試,已經踏出自救的重要一步。


在工作上,要學習調節個人心態,分清楚各項任務的重要程度及輕重緩急次序,一些較重要的任務自然要做足100分,而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務做到70至80分便可放手,盡量調整個人的工作標準,「降低把尺」,做到有鬆有緊,收放自如,從而減輕工作壓力。


另一方面可以主動跟上司溝通,盡量在工作分配上作出調整。若自覺個人處理不來,應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同時要有心理準備付出一段長時間來調整心態、改變工作及生活模式。

 

給上司的溫馨提示:


由於上班族往往不為意自己burn-out,有時要靠同事及上司察覺出他們的情緒及行為出現異樣。邱蒔茗說:「當上司發現員工的情緒及行為出現異樣,宜先客觀分析自己會否是他們的壓力來源。如上司正是壓力源頭兼且雙方關係不太密切的話,建議可安排其他人主動跟該同事傾談,表示最近留意到他在工作上出現一些狀況,盡量從關心的方向去了解該同事是否需要協助。如上司不是壓力來源,不妨直接跟該同事傾談。若發現同事正處於高壓狀態,上司可於工作分配上作出調節以減輕他的壓力,顯示出團隊合作互相扶持,讓他遠離burn-out,重拾佳態。」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