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升職加薪主動爭取3策略
2018-12-04

又到年尾,上班族都想趁著appraisal期間向上司爭取升職加薪,別以為最大難關是如何採取主動,其實部署策略才是關鍵。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黃錦翔(Tommy)點出爭取升職加薪3大策略。


策略1:自我評估

想有效爭取升職加薪,第一步是評估形勢,Tommy建議大家可考慮以下3大因素:1.加薪準則—先認清公司的加薪準則。例如員工要晉升才獲加薪、根據每年通脹數字來加薪、按員工個別表現來定加薪比例、根據團隊整體表現來定加薪比例等。事先了解公司的加薪準則,才能判斷有沒有爭取的空間,假如任職公營或非牟利機構,薪酬一般按職位、年資及薪級表來定,上司可作調整的空間不大,大家也沒多少爭取加薪的餘地。2.個人期望—你想公司怎樣嘉獎自己的表現呢?是年終花紅、加薪,還是升職兼加薪?如想爭取升職兼加薪,就要證明自己有突出表現,且能勝任下一個崗位的工作,並對公司作出承諾。3.叫價能力—認清自己的工作能力及過去一年的表現,有沒有豐功偉績可給上司參考。

主動不是關鍵Tommy指出,有些人認為若不主動爭取的話,上司可能會覺得自己對工作及事業發展無火;也有些人擔心主動爭取可能令上司覺得自己製造麻煩。不過上述想法並非最重要,反而本身是否有足夠條件及能否得體地爭取才更重要。


策略2:知己知彼

許多人未能成功爭取升職加薪,很大程度是因為跟上司的想法大不同。Tommy說:「上班族不要以個人角度來看自己的表現,應該以上司以至公司的角度來評核自己。」

個人貢獻員工想法:傾向按自己對工作的付出來爭取,如長年累月OT、生病不請假、被客戶無理責罵仍頂硬上等工作辛酸來衡量個人貢獻。上司想法:傾向從員工工作的最終成效及業績來衡量其貢獻。

工作表現員工想法:集中以工作能力、資歷、能爭取多少客戶等較個人化的角度來衡量自己的工作表現。上司想法:除了員工的工作能力,也關注其工作態度及團隊精神。有時即使表現出色,但卻是放負一族或太個人主義不合群,也不會得到上司垂青。

對任務的理解員工想法:著重能完成指令,按指示執行各項工作,做足所有要求。上司想法:著重員工的解難能力及能否了解任務背後的意義,期望員工能完成公司指派的任務之餘,更能主動為工作增值。例如要求員工為出席會議的嘉賓安排飲料,而員工只為每位嘉賓準備一杯水便覺完成任務。然而管理層卻期望員工替每人準備一杯水之餘,也要臨場留意嘉賓的飲水量,必要時為他們再次斟水。」


策略3:部署7個貼士

上班族一般都視年尾appraisal為爭取升職加薪的平台。Tommy指出,做appraisal時,上司本身對下屬的工作表現大都有一定的印象和想法,大家未必可於一時三刻之間將既有的印象改變過來。因此想有效爭取升職加薪,行動前一定要有周詳部署。1.投石問路—事前要有部署和了解形勢,不時向上司update自己的工作表現,可定期邀請上司共晉午餐,傾談近期工作情況,從而了解上司對自己工作表現的看法。2.個人貢獻—爭取過程別只講個人感受或借機放負,反而要集中突出自己的工作成效,曾獲其他部門、同事、客考的讚賞,甚至將自己今年業績跟去年相比,或者跟相近職位的同事相比,以帶出自己過去一年的成績,最後可提及一些對工作的正面感受,讓上司感受到你對工作的投入感與熱誠。3.正面包裝—爭取時不要句句講錢,皆因如公司給你加薪,等於增加支出,故此一定要讓公司覺得有賺無蝕。可以正面包裝升職加薪一事,例如若公司給自己加薪,證明努力工作會得到回報,藉以激勵團隊內其他成員更加勤力工作,對公司整體利益帶來好處,這就是帶給公司的無形利益。4.自我檢討—要檢視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之處,並擬定改善方法,以備跟上司討論時會提到此部分。5.了解標準—要清楚上司的評分標準,每位上司都會特別著重員工某方面的表現,如女上司一般較要求員工做事細心,男上司則較要求員工具備宏觀思維,能主動提出個人意見。6.爭取對象—誰是決定員工升職加薪的最終話事人?是上司抑或上司的上司呢?部署過程中一定要讓最終話事人對自己留下良好的印象。7.儘早安排—在上司填寫appraisal前約他進行一次深入對話,務求在他評分前盡最大努力進行游說,不要等上司填好appraisal後才爭取,因填好後的會議等於公布分數而已。游說時要向上司表明個人期望,如想增加多少百分比的花紅或加薪幅度,並給上司空間去幫你向公司爭取,別強迫上司即時答覆。

等待回覆3階段爭取不等於一定成功,上司也未必可即時回覆,Tommy建議大家可將等待期分成3個階段。首階段:不要在這階段已跟上司對著幹,嘗試耐心聆聽上司的意見,從而了解自己欠缺哪方面的條件,並作出理性分析,找出可改善的方法。初階段要表現溫和一點,可跟上司說:「希望儘快收到好消息!」次階段:過了一段日子還未收到回覆,可向上司明確說出限期,如:「希望月內收到消息」,或「希望年中前獲得某個百分比的薪金調整」。最後階段:假如限期已過還未獲任何回應,便要撫心自問是甚麼原因令自己唔OK?是否被針對?理性分析過後,如自覺在公司難有更好發展,可考慮部署離辭。

Text:田佩芬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