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民博士,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首席顧問,擁有逾15年僱員服務顧問經驗,擅長以幽默手法授課,曾為超過400間公私營企業及政府部門提供培訓及管理顧問服務。
不少管理人都有以下投訴:向下屬落order,他們明明說知道工作的要求,結果卻不達預期,最後要十萬火急幫他們做補救措施,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呢?想成為老闆的得力左右手,一定要醒目take job,不用幫你執手尾,兼且工作表現有驚喜,老闆自然願意委以重任!
1單job 2個意思
資深培訓專家孫立民博士指出,每一單job都有2個層面的意思:操作層面—這單job的內容、規格及完成時間等。意義層面—老闆想通過這單job達到的效果,如改善公司形象、增強生產力、提高營業額、提升員工能力等。孫博士說:「大家一定要了解每單job在操作及意義之間的聯繫。由於大部分人都只關心操作層面,而忽視意義層面的重要性,因而出現老是做不到老闆期望的情況。」
典型例子:關燈
部門上下在會議室開會,有同事準備向大家做一個新產品市場策略的簡報,正在將powerpoint檔案投影到白板上跟大家分享。此時主管跟員工A說:「麻煩你去熄燈。」於是員工A將所有燈都關上,整間會議室頓時漆黑一片,場面尷尬非常。孫博士說:「關上會議室所有燈明顯是一個只顧操作層面的做法,員工A並沒有思考主管要求關燈的用意,是想大家能清楚看到投影在白板上的內容。」
醒目take job有技巧
想令老闆對你委以重任,一定要醒目take job,既達到老闆的要求,又無手尾跟,表現超出預期,自然得到老闆歡心。以下是孫博士提供的4個醒目take job技巧:
技巧1:認清目標Take job時一定要先了解這單job的內容及想達到的目標。
技巧2:發掘意義當接到老闆的指令及聽完指示後,按個人理解跟老闆「對數」,從中發掘及澄清這單job的意義,可向老闆提問:「今次是想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這個項目是想突破季度營業額?」、「公司今次是不是想開發一個新系列?」……盡量將操作層面及意義層面互相配對,免得辛辛苦苦完成後卻達不到老闆的期望,努力得不到回報。
技巧3:發問VS自行判斷向老闆提問也有技巧,不能問一些無聊問題,例如這個項目的對象、公司有甚麼支援、是否愈早完成愈好等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盡量根據個人過往跟老闆合作的經驗來分析他的心態及要求,拆解這單job的意義,只問重點,不要事事發問,以免老闆覺得你能力有限或不能獨立完成工作。不過若老闆指示不清,而這項目的重要性又較高的話,也不得不問個清楚明白,以免日後吃虧。
技巧4:聆聽中找重點
從老闆的說話找出重點,一般來說,老闆落order時的頭幾句說話或者不斷重複的事也特別重要,細心聆聽就可以找出這單job的意義。
同場加映──買大閘蟹背後的意義
一家貿易公司的經理職位出現空缺,老闆心目中有兩個心儀人選:Stephen和Elaine。臨近品嚐大閘蟹的季節,他分別要求Stephen和Elaine了解今年大閘蟹的行情。做事向有效率的Stephen第一反應是火速行動,立刻衝出去在公司附近的大閘蟹專賣店問價,隨即返回公司向老闆報告:「每隻大閘蟹約售100元,間間舖也差不多。」老闆接著回應:「100元一隻的大閘蟹有幾重?有沒有其他選擇呢?」聽到老闆的追問,Stephen又再次跑到街上問資料。至於Elaine的第一反應是向老闆提問:「請問你的預算有幾多?想買蟹公還是蟹呢?自己吃還是送禮用?」初步掌握了老闆的心意後,Elaine便外出問價。幾小時後,她回來向老闆報告:「據我所知,某某街是專門售賣大閘蟹的,整條街有8間大閘蟹專賣店,售價相差不遠,所售大閘蟹大致分為4和6。我認為自己吃的話,可選擇4,送禮的話,可選擇6。4和6的大閘蟹我都買了回來,你可以試吃後再決定。」一個任務,高下立見,老闆最後晉升了Elaine。孫博士話:面對老闆的order,大家一定要像Elaine那樣代入老闆的位置去思考,適當地提問,掌握指令背後的意義和老闆的期望,才能確切地完成任務,令老闆對你另眼相看。
Text:田佩芬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