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头条》工作压力大常气喘肚痛 20多岁女确诊焦虑症 专家解构22种症状 教3招与「阿焦」共处
2024-08-05

焦虑问题在香港十分常见,据统计,香港约有4%人受广泛性焦虑症困扰。患者会持续(不少于6个月)感到过分忧虑,担心生活上不同的事情。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盈力僱员服务顾问」催眠治疗师刘颖琪表示,情绪本来没对错,适当的焦虑能令我们有危机感,避免受伤。但是,过分焦虑则会影响生活,或引发其他精神病的共病,她教3大方法应对焦虑情绪。


焦虑与惊慌相似?


《玩转脑朋友》(Inside Out)动画系列以情绪作题材,透过情绪专员探讨不同情绪的功能,在新一集还加入了代表焦虑(Anxiety)的「阿焦」等新的情绪专员。刘颖琪解释,电影中的阿焦与阿惊(Fear)非常类似,均拥有一双大眼睛用于看清面前的挑战和危机,带保护作用。当焦虑掌舵时,大脑出现许多可能会发生的坏事,期望为我们提前作准备,例如我们在工作上面对情绪化客户、顾客投诉、下属争执等挑战时,大脑会将事件视为危险,引起即时战斗或逃走(Fight or flight)反应。


当长期于高压环境中工作,焦虑就会为我们防范看不见的风险,作出计划及不断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进行预演。就如电影中呈现,在大脑不停播放负面影像,让主角产生「我唔够好」的想法,不断自我怀疑和否定自己,最终因焦虑而出现焦虑突袭(Anxiety Attack)。


Pixar的设计师Deanna Marsigliese曾在访问中提到,阿焦「头大身细」的形象参考茶壶,比喻当焦虑来袭时会随时「爆煲」。工作中不时都需要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如果不懂得处理焦虑,我们会跌进重複的负面情绪当中(Rumination)。


长期高压工作 气喘肚痛患焦虑症


刘颖琪提及,曾经有一位20多岁的焦虑症病人,因长期高压工作而患上焦虑症。初时该位女病人发现每次离家工作也会出现气喘、心跳加速及肠胃不适,甚至曾于上班途中因肠胃突然剧痛而需要走出地铁车厢寻找职员协助。她尝试多方面求助,最后寻求催眠治疗。


治疗时发现她的徵状只出现于工作日,透过半年内5节催眠分析(Hypnoanalysis)尝试找出背后原因。在治疗的过程中,她提及出现许多声音,包括『个客催啦!』、『少少野都搞咁耐!』、『你又搞到大家OT!』,这些负面内容均与工作有关。


最后刘颖琪透过认知催眠(Cognitive Hypnotherapy)让女病人重建认知,分析及辅导她内心的担忧并不存在,再慢慢利用意象加强成功克服焦虑的决心。治疗后,她终于放松心情上班。


解构焦虑症22大症状 生理徵兆VS心理徵兆


刘颖琪解释,焦虑症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有不同的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建议大家及早求医,以免病情恶化。


生理方面的症状


失眠、呕心、肌肉绷紧、坐立不安、头痛、呼吸急速、冒汗、心悸、血压上升、上厕所的频率改变、肠胃不适、引发焦虑突袭(Anxiety Attack)


心理方面的症状


精神紧张、负面思想、常有不祥预感,把事情想到最差、感觉周边环境在加速或减慢、思绪凌乱、负面经历十分执着、心不在焉、分心、感觉麻木


长期忽略处理焦虑情绪,除了会引发焦虑症,还有机会引发其他共病,例如抑鬱症、惊恐症、躁鬱症等。


应对工作焦虑 与「阿焦」共处3大贴士


工作中无可避免面对许多新挑战,不想被焦虑「掌舵」,影响身心健康,刘颖琪教大家3个贴士应对焦虑!


1. 帮焦虑打折扣


电影中当焦虑来袭,韦莉把情绪压抑在大脑监狱,使焦虑佔领整个大脑认知区域,陷入无限的负面想法当中。这些自动化负面思考陷阱(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例如非黑即白(All-or-none Thinking)、灾难化思想(Catastrophic Thoughts)、心理过滤(Mental filter)等,往往让我们在尝试新事物前,带着错误的假设及想法(Cognitive Distortion)。


在2019年的一份研究中发现,超过90%焦虑时的担忧和预测在现实中其实并不会实现。所以当焦虑出现时,不妨学习电影的做法,辨识及觉察焦虑,质疑负面想法的真确性和可能性。


2. 暂时离开压力区


阿乐(Joy)在关键时刻把阿焦带离控制台,并让他坐到舒适的沙发上休息,使他不再担心。现实中,焦虑时亦可以暂时离开让人感压力的地方,到室外或舒适的空间深呼吸,或做有兴趣及放松的事情,都可以让我们放低焦虑。


想想除了焦虑的事外,有甚麽能够控制,譬如下星期的Deadline无法改变,但可以先利用现有资料完成一半报告。让自己回復冷静再理性计画,那就无事需要惧怕了!


3. 拥抱焦虑


情绪并无好坏之分,正如电影中提到焦虑是为了计画未来做好准备,例如当工作上有重要会面时,焦虑就会提醒我们要认真准备,不要让对方失望。太执着要十全十美,只会逼自己走入「倔头路」。


当发现自己感到焦虑,除了想像负面画面,不妨主动联想成功的结果。接纳自己的担忧,明白焦虑背后的期望,及早做好准备应付眼前的挑战。电影中,阿焦最后学会「放手」,我们也要学会放开执着,拥抱每一个情绪。


完整原文请【按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