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要好好与情绪共处,就先要认识负向情绪对你的正面作用,别再拒绝情绪,也别再压抑情绪。但先别误解,不压抑情绪不代表你可以任意把情绪发洩出来,一生气便向上司、另一半及子女「反檯」,开口大骂说髒话! 那麽我们可以如何有效又健康地调节情绪呢?下文跟大家分享两个策略。
1. 瞬间转移
上一篇提到Gross的情绪调节模式,他提出先期焦点(Antecedent-focused)策略就是在情绪未带来行为及生理反应时,便先调节情绪:其中一种策略便是注意力部署(Attention Deployment)。把你的注意力远离会令你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瞬间转移并集中在值得你专注的事情。
比方说,这段时间大家仍然活在疫情的阴霾下,每天也收到四方八面的资讯,既要留意住市场口罩供应情况及价位,又要担心疫情发展,着急自己及家人健康;工作上,各行各业受到经济不明朗因素影响,大家也担心前路及财政;为着这些事情,人容易感到焦虑,作出非理性的行为,如大手买入不需要的物资。
假若过多疫情资讯令你太焦虑,尝试容许自己有一段时间停止接受讯息通知,放下你的手机,以免愈看愈不安;尝试主动部署把注意力分散投资,进行低风险活动,除了Work from Home外,也可以Workout at Home,做拉筋伸展运动、瑜伽;又或者阅读、自己下厨,同家人 Board Game。我们仍是有社交需要的,就算暂未能和好友外出晚饭,也可以透过社交媒体、WhatsApp、甚至云端视讯会议如Zoom、Google Hangouts 等与亲朋戚友保持联络,互相关心,把专注力正面转移之馀,也得到社交支持。
人的大脑资源有限,注意力也是你的稀有资源(Scarce resources),你决定怎样放你的注意力,绝对影响你的情绪。
2. 「转」出「新」机
另一种先期焦点(Antecedent-focused)策略是认知重估(Cognitive Reappraisal)。学习用客观理性的平台,重新思考用甚麽情绪或策略回应该挑战。有时情绪过度,会影响我们客观分析,思想倾向单一执着;也因为我们过往教育、成长环境、经历等,令我们在认知(Cognition)层面有很多先入为主的前设。
举例说,我们经历过沙士,大家也担心这次疫情会不会歴史重演,重挫香港经济。最近有不少打工仔表示受忧虑情绪困扰,对经济前景感到不明朗,更忧心公司会否有裁员,因此见到老闆与高层在会议室密密开会,便暗忖是否自己要收大信封呢?
要觉察及打破这些认知上的前设,可以针对三方面透过问题练习认知重估。
一)缘由重估:
用客观证据及分析挑战主观感受,问自己“客观来看,这事发生还有甚麽解释?"
重估后的新角度 :“办公室刚刚恢復正常运作,老闆和高层密密开会,可能是商量运作安排而已。”就算公司经营困难,仍有许多开源节流的可能措施,不一定会找同事开刀。 “如果真的要辞退某些同事,以我平日的表现,未必是最高危人士。”
二)后果重估:
分析自己手头上有甚麽资源去应对,又有甚麽改变要作?问自己“假设最坏情况真的发生,你可以如何应对?”
重估后的新角度:“就算最差情况真的发生,我还有储蓄可以应付一段日子的日常开支"
“我在这行业有经验及人脉,找新工作应该不困难,也许人工福利比现在差一些。"
三)第三身换位重估:
“假如我告诉我身边的人这个情绪/想法,他作为第三者又会有甚麽意见?"尝试跳出自己原有框架,多角度思考所面对的环境。
长远来说,认知重估对情绪调节最为有效,也避免了我们坠入认知前设,让大家可以健康地学习与情绪共存。
参考文章:
Gross, J. J. (2002).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Psychophysiology, 39(3), 281-291.
以上内容及资料仅属个别作者的个人意见,并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场。CTgoodjobs对因以上人士张贴之资讯内容所带来之损失或损害概不负责。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