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突然任务 Yes or No
2019-01-09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盈力僱员服务顾问培训顾问李淑婷


Say Yes定Say No,是上班族经常面对的矛盾。有时候Say Yes是争取表现之道,然而当面对不可能任务,Say No又会否被视为力有不逮呢?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盈力僱员服务顾问培训顾问李淑婷(Catti)拆解不可能任务的标准,并教大家Say No的策略。


不可能任务5标准

如何判断任务是否真的不可能?其实上司与下属对「不可能」的定义多少也有差别,Catti建议大家可根据5个客观标准来判断面对的工作是否属于不可能的任务。时间—这个任务向来都要花半年时间才可以完成,现在上司却要求你在1个月内完成。资源—上司要求这个额外大型任务在不增加人手及几乎没有额外预算下进行。工作能力—任务属于你过去未曾接触过的范畴,例如你是工程师,却被要求准备会计报告,根本超出认知范围。职业道德—任务要违反个人以至专业上的道德操守。工作范围—任务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甚至是为上司处理一些私人事务。


进入work mode应付困难任务

Catti表示,按个人主观感受来判断任务是否不可能是不智的,始终以情绪或主观感受来主导个人想法不太成熟。「在社会做事要有体育精神,打工是一场长途赛,不要随便气馁。大家可根据上述5个客观标准来衡量眼前工作是否属于不可能任务,如果只是困难而非不可能,便应想办法来处理。」她借用心理学家Mihly Cskszentmihlyi的Flow Theory,指出当觉得眼前任务太容易时,人们心理上会难以进入一个work mode,所以要处理一些比自己能力高出少许的任务,才能令自己进入work mode,产生正向心态力求进步。


勉强Say Yes无好处

不可能的任务屡见不鲜,不少人都抱着勉为其难或不情不愿的态度去做,原因是不敢得罪上司,然而勉强应付其实没有多少好处。


个案1:Say Yes变奉旨

Calvin有一个朋友在旅行社工作,在购买机票及订酒店方面可给他一些折扣优惠。他的上司知道后,一次因放假前公务繁忙而无暇预订跟家人新年外游的机票及酒店,于是请他代劳。本以为属一次性事件,然而上司往后每次出游都要Calvin代劳,连更改机票往返时间、增减酒店房间等都WhatsApp他去做,帮忙变成奉旨,令他不胜其烦!


个案2:自付「工伤」

Josephine不时被上司要求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由安排司机接孩子放学、送服装到洗衣店乾洗、到银行排队换外币等,一次她冒着大雨前往洗衣店取回上司的服装途中,不小心在路上滑倒致脚跟扭伤,看过医生后要接受多次物理治疗,却不能向公司申领工伤,最终要自己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非常无奈!


Say No策略策略1:不要急于回应

上班族担心say no不近人情,甚至被上司质疑工作能力,但又怕say yes之后始发现自己应付不来。故此当被委派一个特别任务时,不要立刻答应或拒绝,可提出需要考虑,让自己稍后有空间作客观分析,再衡量自己能否应付才回应。 


策略2:给上司下台阶感谢行先 不要一开始就派柠檬,先感谢上司对自己委以重任,美言几句。道歉为后 要拒绝工作委派,道歉是职场礼仪之一,道歉之馀要解释清楚拒绝的原因,证明自己有进行过客观分析才得出结论,而不是按主观感受贸然拒绝。原因方面,可向上司解释整个任务在执行上的複杂性,使他明白到要投放更多资源、预算等实际情况。


策略3:寻找出路提出Plan B,以现有的资源及预算设计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向上司说明Plan B与他心目中的Plan A之分别,从而显示自己做足两手准备,再将话事权交回上司。


给上司的建议:接纳say No是管理新态度

作为上司或老闆,应如何看待下属Say No?Catti说:「上级应该要有胸襟去接纳下属表达不同的声音,因为处于管理位置,对前线工作多少也会有盲点,这是正常不过的事,上司可从下属的想法中清楚掌握整个局面,所以上司不妨接纳下属意见。而且要珍惜有勇气Say No的下属,他们勇于以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显示其有能力提出突破的意念,正是公司宝贵的资产。」Catti强调,上司接纳下属Say No是一种与时并进的管理态度,尤其是年轻一辈很重视跟上司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接收指令,故此给予发表个人观点与意见的空间,可令他们心悦诚服。


Text:田佩芬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