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商台访问田北辰,谈及港铁一连串危机,他说其中一个关键位,是董事局聆听工程主管汇报事件时,选择相信同事,结果被蒙在鼓裏,未作深入调查前已经公佈被剪断钢筋数量,连番被揭发与事实大大不符。马时亨一句:「我哋话你听OK就得㗎喇」,成为自赐的毒酒!
在信与不信同事的两难中,田北辰作了个到位的描述,他说你相信同事,本manual只需三页纸,你选择不相信同事,manual要五十页纸,即要为确保同事依章办事,需要付出昂贵的管理和监察成本。
作为前线,当然超喜欢在只得三页纸manual的环境中工作,用自己的方式和习惯处理工作是最舒服的,要看和遵行五十页的manual,会令他们反白眼和插管理层离地。但作为管理,又会担心廿二世纪被跣一镬,要为相信同事而埋单找数人头落地,谂起都打个冷震。
究竟信好定唔信好?要考虑三个问题:
信唔信得过,要视乎对下属能力和诚信的认识,如果两者都是正面,可以免却很多监察和授予较大的空间。不过团队或部门中总有猪队友,一个同事信得过不等于整team人信得过。而信得过的同事也有一日会调走或离职。所以一定程度的监察和指引有需要存在。
信任性价比是指监察成本与后果严重程度的比例,后果愈重大,监察成本愈高。麵包店不会安装瞳孔识别考勤系统,但珠宝店则满佈摄录机。由于出现过派错药事件,老人院舍会用两位护士派药,一位读出资料,另一位核对。虽然人力昂贵,但人命关天,信任的代价大,宁愿增多行政程序而减少信任。
若爆发危机,特别涉及人命伤亡、罪行或见报,绝不可能单靠同事的汇报,必须作多方面的调查和引证,有需要向公众提供具信服力的报告,赢取信任。而且在危机中,自保的心态强烈,同事可能隐瞒对自己不利的资讯,港铁事故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经常到公营机构培训,中层及前线同事往往都埋怨太多WI (work instructions),厚过十部iphone,缚手缚脚,而且无可能全部熟读,更遑论跟足。机构的业务若涉及公众服务、健康安全、巨大的金融交易等,不能靠信任同事,「恶势力」 - 规章和监察措施必须存在,可能五十页的manual也嫌少。作主管的,需要协助前线,撮要其中较重要及常遇到的,严格要求员工依足办事。
如果冇事冇干,manual通常存于雪柜,当爆镬的时候,你要急急取出,放进微波炉噹热上枱即睇即食,那时的manual会给你一份温暖和安全的感觉!
各位若遇到职场管理、办公室政治、人际冲突、或前途抉择等难题,欢迎到笔者facebook专页留言提出。笔者会详尽分析和解答,亦可浏览盈力僱员服务顾问网页。
撰文 : 孙立民 盈力僱员服务顾问首席顾问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