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的工作需要她经常留意工作的WhatsApp群组,虽然有部份讯息对她而言并不重要,但她仍然会在工作期间,忍不住去花时间「浏览」其他同事/朋友的私人群组讯息,与此同时,她的下属也会经常无端打扰她。这一连串的「干扰」令Amy需要花费更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导致她的工作效率低下及经常犯错,长期加班的日子,令她感到非常困扰。
其实很多人都像Amy般,工作时容易分心,这是因为当我们专注工作时,手机讯息、同事前来说话等「外来干扰」出现,令我们大脑自然作出「选择」更具吸引力的事情,反之对没有吸引力的工作会产生抗拒感。要避免出现分心Mode,你必须让大脑「别无选择」。以下为大家介绍两种应对外来干扰的模式,让大家能够善用宝贵时间,减少分心造成的错误,提升生产力。
(一)「无干扰」模式
好处:帮助自己进入无干扰状态,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建议A:进入「私人」飞行模式
我们可以尝试把智能电话放到手触不及的地方,甚或调校至飞行模式,以减低分心和诱惑。我们也可以使用抗噪耳机来隔绝自己与外面的世界,甚至选择聆听纯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专注当下的工作。戴上耳机后,一方面可以进入专注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暗示)周遭的同事,你已经进入极度专注的状态,让他们知道你正在专心地处理手头上的工作,如有需要讨论,请稍候再谈。
(二)「干扰减量」模式
好处:在干扰受到控管的环境下工作。
建议A:精心安排「工作金库」时段
当处理重大项目时,我们需要安排「工作金库」(the vault)时段。一旦进入「工作金库」中,我们便会和外间切断联繫,谢绝一切干扰,犹如「闭关修炼」。但切记在「闭关」之前,先通知上司和同事,并选择能关上门的房间进行或在房门外挂出「请勿骚扰」的告示,让同事们知道你已进入「工作金库」,并告知除非与「性命攸关」才可「打开金库」,其他事情请以电邮或者于「工作金库」时段结束后再作商讨。
建议B:拟订时间表,定时作息
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我们可以先制定工作时间表,按工作的重要性和所需时间安排先后次序。同时,善用番茄钟工作法 (Pomodoro),以最原始的工作法为准的话,应设定每25分钟为一节,每节后稍作休息5分钟;连续完成四节循环,即约两小时后,便可享受一个较长的休息,例如半小时的休息。当大脑习惯这个工作时间模式后,便能更快更容易地进入工作状态,让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事实上,预先排除干扰比事后阻止干扰更有效,当「诱惑」出现时,往往已经来不及阻止了。因此,致胜关键在于事前与团队作好沟通,确保大家对时间安排清晰明确,避免不必要的互相干扰;自己亦要抵受得住「心瘾」,避免不断查看手机讯息或上社交媒体。
如Amy採用以上的方法,例如在指定时间谢绝其他同事前来谈话;开一张属于工作的电话卡,尽量每工作25分钟才查阅公司讯息,在较长的休息时间才查阅私人讯息。相信她能有效地打造「专心Mode」,提高工作准确度及生产力!
即睇原文请【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