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职场啱mode 求同存异的沟通(下 )
2020-04-17

根据家庭治疗大师沙维雅的理论,我们在与人沟通不顺畅的当刻会感到有压力,而受压时会不自觉採取惯用的应对模式来沟通。这些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一致」或「不一致」的区别。沙维雅归纳了4大「不一致」的应对模式,上次已揭示「指责型」及「讨好型」,今次集中说「超理性型」、「打岔型」:

超理性型


优点:处事冷静、逻辑性强;理性思考,擅于在脑中分析理据,再作结论

缺点:固执、缺乏弹性、不擅交际


常用超理性应对模式的同事,很多时选择做群体中的outsider或独行侠,只信赖理据、数字,认为情感交流是不需要的。人际关係没有公式,他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充满变数的关係伤害。与人建立关係着重情感交流,但他们的思考和做事模式较机械化,往往只能交换资讯、知识,不能真正与人连繫。


管理建议:


1.不宜要求他们对人打开心扉,这样会对他们造成很大压力。

2.如他们的工作需与人合作,可理性分析他们和其他同事建立关係的利弊。

3.可关心他们的感受,「身教」如何关心自己和别人。


打岔型


优点: 懂用幽默化解冲突、有创意、转数快

缺点: 迴避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缺乏自信面对问题


常用此模式的同事总给人很轻松的感觉,他们很有创意,但会将创意用于避冲突上。其实他们内心很害怕做错事或与人冲突,甚至因不安而难以投入任何事情,包括工作,所以有时会令人给人很懒散、没效率的感觉。在气氛僵持时,他们不着边际的说话有助缓和气氛、化解冲突。但若在职场上所有沟通都用这模式,只说一些状况外的话题,往往不能有效交流彼此想法和感受,因而影响工作效率。


管理建议:


1.仔细讨论工作内容,将他们天马行空的思想拉回地面。

2.订立明确的死线,协助他们回到「状况内」。

3.可安排一些需发挥创意的工作给他们。


人在不同场合、对着不同对象,沟通会有所不同,而遇到人际冲突时总有自己惯用的应对模式。虽然上述4种应对模式都不算健康,但若用得其所,皆各有好处。想有效促进同事间沟通,首要做的是辨别和觉察同事惯用的应对模式,再以最健康的「一致性」沟通为目标,方能改善团队间的人际关係。


至于何谓一致性沟通?在业绩检讨会议中,A当着全team嘲讽B:「最衰係你做嘢唔够醒目,搞到我无咗个大客,你真係累人累物。」B即时热泪盈眶,气氛甚为尴尬。Team head回应:「明白A紧张业绩,今季数字令你失望;亦理解B觉得委屈同难受。我都好无奈同尴尬,不如大家休息一阵冷静吓?」


这种回应是「一致性」沟通的示范,在回应中真切表达自己的感觉,不带批判或讨好任何一方,同时能关注到他人和场合需要,并有意识地选择最适合的应对模式。作为管理层,自己与人相处能做到「一致」,定能成为同事的榜样,促进他们有效沟通,巩固团队。


文:邱莳茗


社会工作荣誉学士、註册社工,「盈力僱员服务顾问」之僱员辅助计划(EAP)顾问,多年辅导经验。EAP主要透过僱员辅导、职场培训、危机介入及管理顾问服务,协助僱主及僱员处理各种人事及情绪困扰,改善因员工情绪而引起的问题。至今已服务超过300间企业、逾40万名僱员。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