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少父母也是在职人士,与子女相处时间不多,加上子女面对功课、考试等压力,使父母要花很多时间与子女处理这些日常任务,既减少了亲子玩乐时间,管教时也容易出现情绪上的冲突,破坏亲子关係,甚至影响工作情绪。所以如何有效提升子女处理日常任务的动力,显得十分重要。美国知名心理学家Dr. Thomas Phelan指出,孩子须要每天在家跟从一些规律性的常规(routines)如每天甚麽时候做功课、上床睡觉等,只要让孩子建立起稳定的常规,花在规管孩子的气力自然减少很多。要建立和维持孩子跟从常规,可以运用Phelan的6招:
1.正向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对子女作出正面的鼓励 / 互动,例如:「谢谢你帮我洗碗碟」、「犀利,你一个人完成所有功课」、「测验做得好」。但Phelan建议要个别为孩子使用不同的正向强化,一般5至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用比较夸张的鼓励和赞美,但当孩子超过6、7岁后,赞赏便不要太多太夸张。同时要花点心思,例如在别人面前和突然的赞赏,效果更佳。
2.简单要求(Simple requests)—提醒或要求子女完成每天的日常任务或常规时,父母须留意语气,最好是平实的,同时减少即时性的要求;尤其是子女不太愿意做的事,最好预先提出要求,给他们时间去完成。而在道出要求时,最好不要用「我们」,而是简单的用我、你比较好。
3.使用计时器(Kitchen timers)—计时器可以帮助孩子知道他们有多少时间去预备完成常规工作。例如可以对孩子说:「妳有3样东西要由厨房拿回自己的房间,我现在按计时器的10分钟,我打赌妳可以打败计时器的。」
4.对接系统(The docking system)—对接系统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你不做工作,我会帮你做,但你要付报酬给我。当然首先孩子要有被扣减或付出的东西(例如玩电脑时间、生日礼物、零用钱等等),比方说:「我希望你每个星期六早上10点前把要清洁的衣物拿到洗衣机旁,如果你没有拿,我便会自己替你拿,代价是你要付我 / 扣减……」。
5.自然后果(Natural consequences)—有时我们可以让现实社会来教育孩子,而父母自己抽身。例如你的儿子每天早上的常规任务之一是自己执拾书包,但有时他忘记了执拾而没有带课本而被老师责罚,他会向你抱怨。这时我们不用太在意如何帮助他,只须要给他一点鼓励(我相信你明天会做好一点)。
6.图表(Charting)—使用图表对提升孩子的动力很有帮助。父母可以使用日曆来记录子女在不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例如准时上床睡觉),而记录表可以放在当眼处如雪柜门,或在子女房门后面(如果子女希望多点私稳),图表可以由日期(星期一至日)和数个行为组成,建议4岁至9岁的孩子可以用有趣的贴纸表示他们的表现,10岁以上使用等级(例如A至E)。
文:AOI社会工作硕士,盈力僱员服务顾问之僱员辅助计划 (EAP)高级顾问,累积多年辅导经验。透过僱员辅导、职场培训、危机介入及管理顾问服务,协助僱主及僱员处理各种人事及情绪困扰,改善因员工情绪而引起的问题。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