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寸金尺土,要負擔高昂的樓價費用,擁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是不少人的夢想。不少打工仔就選擇「香港賺錢內地洗」,形成跨境上班熱潮。不過,中港兩邊走的生活總是有得必有失,每天長途跋涉上班,不但要一大早起身,更有機會因過關人潮而遲到,被上司或老闆責罵;萬一要請病假,因大部份企業只接受本地醫生證明書,就算生病都一定要返港睇醫生,造成不便。有職場輔導及培訓顧問建議企業訂立「跨境員工友善措施」,留住有質素的員工,增加士氣。

過關人流多 曾遲大到逾1小時

內地住屋及生活消費低,隨著中港兩地交通往來更趨方便,令跨境上班漸成為大趨勢。不少人在香港上班,賺取更高的收入,然後在樓價較低的深圳居住。不過有部份企業未能順應潮流,對跨境上班人士缺體諒和支援。

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經理吳慧琪向《星島頭條》分享個案,事主於一家公司做文職已有兩年,工作表現優異。半年前,他有見深圳生活費用較香港低,決定移居內地。他每天花1.5小時上班,無奈偶遇過關時人流多或安檢時間長這些不能掌握的因素,導致他每月都總有1至2天遲到超過1小時,有時甚至趕不及參與重要的會議,令他在上司面前留下壞印象。

上司批評事主的工作態度有問題,不接受其解釋。有一天,事主因腳踝受傷向公司請病假兩天,交回由國內醫生發出的病假紙。但人事部主管以不是香港醫生發出為由,拒絕接受申請,要求他以年假取代。事主對上司的不體諒和公司的病假政策感到無奈和委屈,最後選擇離職。
吳慧琪表示,雖說上班準時是打工仔的責任,但對跨境員工來說,即使預留足夠時間過關,但亦難免遇到人潮高峰。若員工並非有心遲到,僱主應該要體諒,而非對他們進行處罰,建議企業訂立「跨境員工友善措施」。

4大跨境員工友善措施

1.彈性上班時間 

企業先訂立必須在崗位的核心工作時間,而核心以外的時間,員工在上司同意下可以有彈性地調整,工時不變。如能容許跨境員工選擇彈性上班,可以讓他們避開過關人流最高峰的時間來港,有助他們節省交通時間,也可減少遲到問題。

2.混合工作模式

踏入後疫情時代,不少企業都應用混合工作模式。它是綜合了「在家工作」和「實體上班」。例如3-2-2上模式(3天實體、2天在家、2天假期),有助員工減少因交通導致的疲勞,增加公司與員工對彼此的滿意度,雙方亦可節省開支。

3.體恤處理病假

大部份企業要求員工提供病假證明才能申請津貼病假。根據《僱傭條例》,僱員要放取病假須要向僱主提交適當的醫生證明書,而所謂適當的醫生證明書,就是由香港註冊醫生、註冊中醫或註冊牙醫所簽發的證明書,換言之,香港以外的醫生證明書是不合乎香港法例。

不過對跨境員工來說,患病卻要回港就醫,實在有難度。如企業能酌情處理跨境員工的病假,例如接受他們在國內發出的醫生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關懷員工的措施。

4.妥善安排活動

跨境員工或因工作疲勞想盡快回家,無法參與公司舉辦的工餘培訓或員工活動。把培訓或員工活動安排在午間或辦工時間內,能吸引跨境員工參加,不但可以增加員工間的交流機會,也有助培養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挽留人才。

不少跨境工作的員工因為交通時間長,睡眠不足情況普遍,上班期間容易顯得沒精打彩,影響工作表現。如果員工能向上司坦誠自己住在境外,分享自己的難處,較容易得到上司理解和體諒。吳慧琪亦建議用以下方法,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工作專注力。

1.番茄鐘工作法

開始一天的工作前,建議大家先擬訂工作時間表,以工作的重要性及所需時間來安排工作的先後次序。工作環境許可下,建議善用番茄鐘工作法,設定計時器,每25分鐘一節,每節後休息5分鐘;當大腦習慣這個工作時間模式後,便能更快更容易地進入工作狀態。

2.「工作金庫」時段

專注力專家Curt Steinhorst建議,我們應安排「工作金庫」(The Vault) 時段處理重要工作。顧名思義,「工作金庫」即在特定時段把自己關在「金庫」中,與外界斷絶聯繫,投入工作,有點像閉關修練。有不少機構已讓員工開始規劃自己的「工作金庫」時段,來增加團隊的專注度、創造力及工作效率。

入境處APP睇清8大口岸實時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入境事務處應用程式已為用戶提供香港出入境口岸實時狀況,只要在App內選擇「陸路邊境管制站等候時間」功能,即可瀏覽全港八大出入境口岸的實時人流狀況,包括羅湖、落馬洲支線、港珠澳大橋、落馬洲(皇崗)、文錦渡、沙頭角、深圳灣、香園圍。

出入境口岸的實時狀況每隔15分鐘更新一次,分為正常、繁忙及非常繁忙三個等級。當狀況顯示綠色,代表人流客量正常,等候時間一般少於15分鐘;狀況顯示為黃色則代表口岸繁忙,等候時間一般少於30分鐘;當顯示為紅色,即代表口岸非常繁忙,等候時間需30分鐘或以上。另外,App會顯示各口岸的開放時間,方便大家預留足夠的時間過關。

按此查看報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