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職場生態,千奇百怪,難免會遇到一些與別不同、行為習慣令人費解的同事。如果這些「非常同事」令人產生負面感覺, 甚至令人避之則吉,他們對公司有甚麼影響?同事及管理層該怎樣應對?Recruit早前與「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進行網上調查,發現辦公室最惡頂3類非常同事係……
Recruit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進行了一項網上問卷調查,共訪問了807名打工仔,探討甚麼類型的「非常」同事於工作間最為惡頂。結果發現,有頭皮、臭味等生問題的人最令人卻步;而把工作間視作家一般、在公司唧暗瘡,以及爆粗、掟 file的躁底人士,同樣令人標汗。
難頂同事三甲
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黃錦翔(Tommy)指出,是次調查預設了12種「非常同事」讓受訪者評分。調查發現,最不被接受的非常同事第1名為「不雅生狀況」,得分只有1.18分,非常特徵包括體味濃烈、有頭皮、口臭、尾指指甲特長、撩鼻屎等。受訪者認為與他們相處會產生困難,與之共事最令人卻步。「曾有個案一位中年男性員工因生問題不受同事歡迎,主因是他衣著不整潔、身體發出異味,公事包充斥雜物甚至食物碎屑,有次開會打開公事包竟有彈出來,嚇得同事嘩聲四起。」
「公司住家化」與「躁底」則同樣排名第2,他們分別只獲得1.57分。員工將公司視作屋企,可能是歸屬感的表現,但如果極度私人的事情在辦公室做,如剪指甲、唧暗瘡黑頭、敷Mask,食重口味,則明顯過界令人反感。「曾有年輕男士求助,指公司同事多為中年女士,她們常在公司煲湯,有次更煲中藥,令公司充滿藥味。」至於躁底同事的特徵是時常於公司發脾氣、指罵他人甚至狂爆粗,以及小事化大把問題升級。
至於其餘9類非常同事分別為「妄想被加害」、「亢奮」、「灰爆」、「偏執」、「慌失失」、「強迫行為」、「面極度凌亂」、「非一般打扮」、「獨行俠」。(圖1)
同事反應 避之則吉
與非常同事共事,打工仔會如何回應?Tommy稱,與非常同事有共事經驗的受訪者中,大多表示會「迴避 / 避免同佢合作」;在12類非常同事中,打工仔面對其中9種都選擇以此作首選回應策略,實行避之則吉。例如面對「不雅生狀況」及「躁底」的同事,就分別有74.7% 和63.2%以「迴避 / 避免同佢合作」來應付。也許他們認為別人的「非常」情況與己無關,不應介入,亦可能是感到有心無力,不知如何處理,唯有減少與他們接觸。
受訪者認為,非常同事對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涉及儀容的問題外(「非一般打扮」和「不雅衛生狀況」),其餘問題都打擊「團隊士氣」及「工作效率」。例如84.3%的受訪者表示「灰爆」會打擊「團隊士氣」,76.8%受訪者認為「慌失失」會影響「工作效率」。 因此公司應儘快協助及關顧非一般員工。
管理層零行動
受訪者表示,除了「面極度混亂」外,管理層有需要處理所有非常同事的問題。可見打工仔認為認真對待非常同事是管理人員的責任。
然而調查發現,管理層對大部分情況都採取零行動。在12項非常同事中,就有11項以「無行動」手法處理。對於最不需要管理層介入的「面極度混亂」,管理層反而「有行動」積極「勸喻」(44.8%)。如此情況,可能反映管理層只對一些客觀又顯而易見的問題才有辦法。
管理層的做法與同事的期望完全脫軌,因此他們對管理層的介入支援滿意度都很低,普遍低於2分,屬「不滿意」級別。然而以上的滿意度卻會因為職級而截然不同。高層受訪者對介入的滿意度竟然全部超過2分,每項評分都高於中層、基層 / 前線人員以及整體的平均值。例如高層認為支援「慌失失」及「妄想被加害」的滿意度達2.92分及3分。
或許高層人士有責任支援非常同事,故較明白管理層的難處,因此評分較寬鬆;而中下層員工的著眼點是問題能否改善,滿意度低正反映非常同事問題未有明顯緩和,甚或未能感受到上級的努力,令不同職級的滿意程度出現很大落差。
軟硬兼施
非常員工確實十分嚇人,但同事和上司總不能一味迴避,到底怎樣才能令辦公室不再失常?Tommy表示,無論非常員工、同事,以至上司和管理層,運用以下6個方法,以關心取代歧視,以自律代替放肆,辦公室有機會變得正常點。
1.關懷非常同事
「不雅生」、「躁底」等非常情況,背後可能隱藏著性格、壓力甚至創傷等原因。同事及管理層可關注這類員工背後的問題並給予支援。
2.促進公司關愛文化
面對非常同事,切勿將對方妖魔化。作為同事或上司要體諒和關懷,協助對方度過難關,同時要注意言辭,避免涉及冒犯及歧視的說話,以免同事情緒再受打擊。
3.管理層要有膊頭
建議管理層要貼地了解民情,多與前線同事溝通,留意工作表現,注意工作氣氛及情緒。若發現有非常同事便應主動介入,關注同事的想法及滿意程度,讓員工感受管理層的承擔。
4.加強團隊和諧溝通
公司可定期舉行和諧溝通、團隊建立等培訓活動,讓員工學習正面及理性表達感受,避免挑剔或指責,成為他人眼中的非常同事。若員工能技巧地反映有關「不雅生」、「住家化」等難以啟齒的問題,不傷害對方之餘,更能給予關懷協助。
5.引入職場輔導服務
如同事遇上壓力或精神健康問題,管理層難以協助,建議引入專業的僱員輔導服務作為關愛措施,讓非常同事的情緒能儘快得以疏導,避免影響公司的士氣和生產力。
6.員工要自律
為了增加僱員歸屬感,有公司會容許打工仔於工作間處理私人事務。但僱員亦應自律,避免進行會影響他人的自私行為。如果對工作環境及公司形象造成影響,彈性會隨時被收緊,與管理層的關係亦會變得緊張。
Text:甄榮康
按此即睇完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