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不少行業及公司前景也充滿不確定性,打工仔或多或少對工作也感到憂慮,生怕自己成為被裁或被減薪的一員,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經理吳慧琪認為,與其擔驚受怕,倒不如及早增值自己,令公司覺得你重要的一員,就不用擔心中年危機來襲!

盈力僱員服務顧問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轄下的服務單位,自1993年起為公私營機構提供僱員輔助計劃(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簡稱EAP),服務包括僱員輔導、職場培訓、危機介入、管理顧問等,服務超過500間企業,逾100萬僱員及其家屬。擁有社會工作榮譽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的吳慧琪,本身也是一名註冊社工,從事僱員輔導、企業培訓及管理顧問工作超過20年,她對職場生態有獨特見解,擅於分享職場話題和應對策略。

各項因素令中年人感挫敗

於專業的角度,吳慧琪又如何解讀中年危機?她指出,中年危機一般是出現在是45至59歲之間,在人生階段中遇到一些困惑的時候發生,出現停滯感。「為何出現在這時間?因為這段時間中年人士會覺得自己的事業已經去到頂峰了,去了一個『不上不落』的情況,於是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停了,就會有這個停滯感及困擾,不知道怎麼辦。」另一件事就是挫敗感,「他們在這時候會開始去回想自己人生的成就是怎樣,當他們會跟一些同齡人士去比較的時候,就會發覺自己的成就不及別人好,要追也追不到,於是就會有些挫敗感的出現。同時他的健康情況開始老化,或者他們在家庭裡面的角色又開始轉變,這些壓力都會令到他們會有一些中年危機上的迷茫。」

至於香港是否中年危機年輕化的情況,吳慧琪認為情況不足為奇,「你會看到整個狀態都不同了,整個人生狀態是推前了:其實七、八十年代的人是可以不用讀幼稚園的,直接讀小學都可以,但是現在一出生就說要競爭、大家都說要贏在起跑綫,這個壓力提早發生。」再加上不少健康問題也出現年輕化迹象,「如中風、心臟病,或者是生蛇,都是有年輕化的情況,令人生階段的壓力提前發生,所以說中年危機提早,這個是講得通的。」

人到中年,如在工作上遇上樽頸位或不如意情況,甚至被裁,轉行是否一個艱難的決定?吳慧琪對此卻不認同,「普遍人會認為年輕人要轉行很易,就算轉錯了也不要緊,因為有很多時間;但人到中年才轉行,然後發覺不適合自己,人生已經幾十年過去了,中年人轉行的成本就很大,機會不多,但我覺得專業及經驗更重要。」

她也分享了公司的個案,主要從事僱員輔導的盈力僱員服務顧問,公司的輔導員全部一定都是很有經驗,最近也聘請了一位由商界轉跑道過來的輔導員,「他本來是在商界工作,到40歲左右時修讀一個調解相關的學位,我們反而很喜歡請這一類人士,因為他有調解的資歷,他過往在商界做了幾十年,這些就是他的資產,所以經驗一定是一個人的資產,這件事情是不會走的,你過往的經驗會成為你的資產的話,其實轉工是不怕的。」

吳慧琪為大家送上5個「貼示」:

對於一些70、80後人士,面對中年危機,應如何保住自己的「飯碗」?

1.要自我增值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希望老闆不要炒自己,一定要令到老闆炒我們的成本增加。如果一個員工有幾樣技能的話,老闆要炒你或者找人取代你成本就會增加。只要你令到公司炒你的成本增加的話,你留下的機會就比較大,這個也是保住自己的一個方法。」

2.要保持好奇心
吳慧琪表示,如果大家經常保持着一個好奇心,不時去學習及追求一些知識,做人會較有動力,「千萬不要覺得這件事、那件事也不關我事。」

3.拒絕做「Old Seafood」
人到中年,很多人就會進入了一個Old Seafood(意指有一定年資的Senior,俗稱「老屎忽」)的階段,「即是老闆有些事情叫你做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些事情應留給年輕人做,需要拼命做的工作也認為事不關己。你試想想,如果你甚麽都說要留給年輕人,作為老闆,要炒人的時候,不炒你炒誰呢?」

4.建立一個好的支援網絡
不論在公司內或者是你自己的社交方面也好,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支援網絡的話,其實都可以方便你「收風」,「即是說在辦公室內如果有甚麽『風吹草動』,或者知道有裁員行動的時候,你收到第一手資料的話,那你就可以早點準備好自己。」她續稱,建立一個好的社交網絡,可以令你對市場變化有更多了解。

5.情緒管理
不少人踏入中年,部分人可能已經踏入更年期,很多時候都會有比較暴躁、多疑,甚至乎會開始有很多怨氣,對很多東西不滿,「如果你的情緒做得不好,就很容易得罪人,甚至乎得罪你的老闆,這其實對自己沒有好處,一個情緒控制得不好的員工,沒有老闆會喜歡的。」

撰文:陳詠妍
欄名:封面故事

觀看訪問影片請【按此